学校首页     
图  片  新  闻
联  系  我  们

电话:0451-87064031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3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英文名称

The Outline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专本贯通专业

课程类别

必修课

    

3

开课单位

思政部

概论教研室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

考查

理论学时

38

实践学时

10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

教材选用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修订版.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后、在大学本科中进行通识教育的必修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了解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通过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三、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专题

章目  名称

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授课

方式

学时

分配

专题一

综述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等。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的基本情况;掌握1840年后的100多年间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造成的深重灾难。

讲授

讨论

4

专题二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内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

教学目标:认识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部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洋务运动以及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都是近代不同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掌握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清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独立和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讲授    

4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内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失败。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懂得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懂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讲授

案例分析

4

专题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内容: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懂得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讲授

 

课堂实践

 

 

 

6

专题四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内容: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教学目标:了解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及其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领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土地革命战争特别是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讲授

2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内容: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残暴统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了解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残暴统治,懂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革命性。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艰难历程,认识打败日本侵略者必须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纲领与方针、政策以及敌后游击战争的地位和作用,懂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讲授

案例分析

4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内容:中共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的方针与实践;解放战争时期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目标:了解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认清国民党政权的本质及其迅速失败的历史必然性。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懂得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讲授

讨论

3

 

专题五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内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认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懂得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了解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讲授              讨论

3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内容: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严重的曲折;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曲折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遭遇的失误和曲折。

讲授讨论             

2

专题六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教学内容: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新局面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主要原因和主要经验,懂得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讲授

讨论

4

专题七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内容: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教学目标: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认清发生深刻变革的根本原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认清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讲授

2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创新教学模式,综合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渗透式、互动式。通过定点客观题,随堂测试,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围绕教学主题开展问题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在疑惑和思考中得出结论。通过课上及课下讨论,激发学生主动认知的欲望,实现科学历史观的内化。

五、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

成绩构成

占比

评价方式

占比

评价方式

占比

评价方式

占比

平时成绩

30%

出勤

10%

课堂实践教学

10%

线上自学

10%

期中测试

20%

开卷考试

题型包括:单选、不定项选择

考试手段:学习通”线上测试

分制: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期中测试占20分。

期末考核

50%

开卷考试

题型包括:单选、不定项选择、论述等

考试手段:学习通”线上测试,答题纸答题

分制: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期末考核占50分。

六、参考资料

参考书

本课程教材选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编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属于全国统编教材。

本课程选用参考书如下:

1、《毛泽东选集》1-4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马克思: 《鸦片贸易史》、《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国和英国的条约》、《英中冲突》、《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为》、《新的对华战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恩格斯:《波斯与中国》、《英人对华新的战争》、《俄国在远东的成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5、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6、王维礼:《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下)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87 年

7、白寿彝:《中国通史》(第 21 、 22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8、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共 12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12、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1996年修订本

13、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运动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耿云志:《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节选)。

16、(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7、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4年版。

19、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卷) .解放军出版社, 1994年版。

20、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二)网络资源

中国大学MOOC 优质慕课视频

 

 

编写人:   张革秋                        

 

日期:   2022  12 18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招生电话:0451-53631344、51725566、55656245
  南岗校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09号 阿城校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路43号
黑ICP备案号:110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