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rw072
课程名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类型:必修考查课
总 学 时:48 学分:3 理论课学时:40 实践学时:8 开课学期:第三
适用对象: 全校大专学生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课程。对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教学总目标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一)知识目标
1.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
2.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历史变革。
3.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障等基本问题。
4.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能力目标
1.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
2.引导学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同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2.增进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帮助学生筑牢思想防线,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4.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个人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重点讲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相联系,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链接,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痛点问题,聚焦学生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贯彻“八个相统一”原则,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从而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四个自信”,认清历史使命。详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要求
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教学活动与参考 |
参考学时 |
是否1+x |
理论 |
实践 |
专题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 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实践一 |
我们这十年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
学习通实践教学平台 |
|
2 |
否 |
专题二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明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4 |
|
否 |
专题三 |
坚持党的领导 |
认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 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四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认识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明确怎样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五 |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明确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4 |
|
否 |
专题六 |
全面深化改革 |
理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明确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明确如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七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理解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明确如何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八 |
全面依法治国 |
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明确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4 |
|
否 |
专题九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领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确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十 |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理解为什么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把握怎样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明确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十一 |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理解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明确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实践二 |
新思想,青年说 |
任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分享学习成果和心得。 |
学习通实践教学平台 |
|
2 |
否 |
专题十二 |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认识建设一支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意义; 理解怎样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把握人民军队怎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十三 |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
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 明确怎样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十四 |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把握如何坚持“一国两制”; 理解为什么说“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认识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专题十五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认识世界又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 明确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应有怎样的担当。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实践三 |
经典读书会 |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 学深悟透,分享学习成果和心得。 |
学习通实践教学平台 |
|
2 |
否 |
专题十六 |
全面从严治党 |
认识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理解为什么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是场伟大自我革命。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结语 |
在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认识新时代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理解青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专题教学 问题链教学 理论讲授 课堂讨论 实践教学 |
2 |
|
否 |
实践四 |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
学习新时代优秀青年的典型事迹,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 |
学习通实践教学平台 |
|
2 |
否 |
四、教学实施与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银在线慕课和线下课程相补充,线上线下均采用专题教学和问题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线下运用学习通教学平台,辅以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和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
1.翻转课堂
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布置的线上学习任务,教师在线下课堂通过学生习通教学平台发起任务,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再进行解疑释惑,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2.问题链教学法
坚持问题导向,每一专题的教学内容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明辨,坚持启发性和灌输性相统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社会热点、焦点,学生的关注点、疑点。
3.理论讲授法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注重理论武装,培本固元;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既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又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力求正本清源。
4.案例教学法
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运用生动而丰富的案例反映深刻的道理,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中,在对社会热点的分析中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观察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势,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融入“四史教育”和龙江精神,凝聚起持久而强大的育人合力。
5.实践教学法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引实践,在实践中增加体验感和获得感,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最终从政治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教学资源
1.主教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
2.参考教材(辅助教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黑龙江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案例汇编》
3.在线学习资源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学银在线慕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4.实验实训资源
学习通教学平台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
平时考核(60%):学银在线慕课学习(20%)、课堂表现(20%)、课堂笔记(10%)、实践(20%)。
期末考核(30%):闭卷考试。
(编写:吴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