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RW003、RW004、RW005、RW006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必修考查课
总 学 时:32 学分: 1 理论课学时: 28 实践学时: 4 开课学期:1-4
适用对象: 全校本、专科学生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二、课程教学总目标
本课程
(一)知识目标
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深刻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二)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三)素质目标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要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详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要求
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教学活动与参考 |
参考学时 |
是否1+x |
理论 |
实践 |
第一讲 |
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专题 |
重点讲授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 |
理论讲授 主题讨论 |
2 |
0 |
否 |
第二讲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专题 |
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
理论讲授 主题讨论 |
2 |
0 |
否 |
第三讲 |
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专题 |
重点讲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新进展新局面 |
理论讲授 主题讨论 |
2 |
0 |
否 |
第四讲 |
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 |
重点讲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贡献 |
理论讲授 主题讨论 翻转课堂 |
1 |
1 |
否 |
四、教学实施与建议
(一)教学方法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与政策,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课程的覆盖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二)教学资源
1.主教材:
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时事报告》杂志社主办《<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出版地:北京 时事报告杂志社出版,每学期一版
2.参考教材(辅助教材):
党和国家最新召开的重要会议报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3.在线学习资源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学习强国APP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成绩考核以提交专题论文、调研报告为主,重点考核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水平,考核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情况。按照学期进行考核,缺课学生要及时补课,各学期考核的平均成绩为该课程最终成绩,一次计入成绩册。
(编写:邹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