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督导办要求,思政部于2021年3月8日至3月12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线上同行评价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思政部将本次线上同行督导评价活动与教师教学基本功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相结合,与党史教育活动融入思政课相结合,经过修订符合思政课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科学而富有实效的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研讨总结等闭环式的周密安排,顺利完成了本次线上督导评价和练兵展示活动。
一、科学制定评价标准
思政部结合思政课特点认真修订了符合思政课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标准》突出了思想政治目标,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标准》包括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9小项。根据每项一级指标所占不同权重又规定了二级指标的分值。这样使得评价标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更为科学与严谨。

思政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
二、线上大展示 全员大听课
本学期思政部共开设两门思政理论课--概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为促进任同一门课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思政部制定了《思政部线上同行听课安排》,开展线上教学大展示、大练兵和全员大听课活动。按照课表,将同一门授课教师展示课安排在不同时间,教师只要是自己非上课时间均需参加听课并评价,实现同一门课教师立体交叉式听课、评价,做到了不定向循环式听课,优化了评价结果。
在为期一周的线上教学大展示中,两门课教师经过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最后均展现了自己的教学风采。

概论课13位教师授课展示
形策课3位教师授课展示
根据授课计划,概论课教师讲授的专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智慧均有考验。教师们从近代中国革命丰富的文献和影像史料入手,围绕重点,史论结合,详略得当。既讲清了本专题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又适时融入党史教育内容,使学生们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为基本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体现,这一理论对于今天仍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宣扬的“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澄清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实现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
在授课过程中,付少杰老师尝试利用时间轴来帮助同学厘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吴丽娜老师利用学习通同步课堂平台,拉近网络课堂与线下课堂的距离,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讲深讲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发布话题讨论,进一步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提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汪辰欣老师尝试探索学习通直播过程中发布答题卡功能,利用大数据来统计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总之,老师们在大展示中提高了自己,学习了他人,达到了大练兵的目的。
三、贯彻党史培训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
3月10日,思政部教师参加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史学习教育首场培训。在本次线上展示课活动中,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贯彻党史培训精神,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有机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历史观。
四、积极开展线上展示课教学研讨会
常言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为了更好地总结本次线上展示课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素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3月19日下午,思政部召开了线上展示课教学研讨总结会。会上,授课教师结合自己本次课的教学,谈体会、说收获,找差距、寻目标。教师们围绕“在展示课中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是什么?”两方面内容逐一总结发言。
最后,张革秋主任就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和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多个方面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并逐一进行点评,并针对展示课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研讨,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的目标任务,把握了教学规律,创新了教学方法,找出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教学研讨会内容充实,收获颇丰。
思政部线上展示课研讨总结会
五、收获与感悟
本次线上展示课活动,是思政部将线上同行督导评价与思政课教师的大练兵、大比武有机结合的一次尝试,取得了预期效果。思政部全体教师再一次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教学氛围。本次线上展示课活动是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举措。今后,思政部将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各项要求,积极推进教学研讨、教学示范和集体备课的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把思政课打造成深受大学生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更好发挥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赵宏玉
审核:张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