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图  片  新  闻
联  系  我  们

电话:0451-87064031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思政教师致龙护专学子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5日      


亲爱的同学们:

    因为一场来势汹涌的疫情,我们恐怕不能如期见面了。迎战疫情以来,看到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和死亡病例,你是否也发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看着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信息,你是不是也曾惶恐不安?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医护工作者奔赴前线,你是否也对他们油然而生敬意?看到有人为此献出生命,你是否后悔选择学医?宅在家里的无所事事,是否让你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迷茫?

一场国难,将我们困居在一室之内,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但这也恰恰给了我们一段时间,让我们重新思考世界,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从疫情中得到启示。今天,老师就将在这场疫情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分享给同学们。

    首先,要常怀敬畏之心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地,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君子敬畏天命,敬畏德高望众的大人,敬畏圣贤之言。“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正是由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才造就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所以,人要敬畏天地,以德配天,用“仁”来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和展现人的生命意义,将仁爱之心推及自然万物,参赞天地之化育,与万类苍生共同追求“生生不已”的大化境界。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常常忘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任意妄为。2003年的非典,就是因为有人食用野生动物果子狸引发,时隔17年,这场严重的疫情,仍然是因为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的。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而今,这场报复立竿见影,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17年前战斗在非典一线的钟南山老先生,84岁高龄,再次挂帅出征,在疫情之初就一再呼吁“不要到处跑”,可是仍然有人我行我素,毫无敬畏之心,完全无视钟老的忠告,导致了聚集性传染事件的发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古代圣贤的至理名言,也是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推崇的道德准则。但是在疫情中,有人满不在乎,瞒报谎报,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风险,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当然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今天,我们重读“君子三畏”,希望同学们常怀敬畏之心,认识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敬畏不是迷信,而是对天地、对生命、对职业、对法律法规、对万事万物的尊重,是承认人与世界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关于世界观的深刻省思。

    其次,要培养思辨能力

    迎战疫情以来,互联网中铺天盖地的信息充斥着大量的以讹传讹的谣言,甚至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比疫情更可怕的恰恰就是媒体病毒,因为它侵蚀的是人的思想,甚至关乎国家安全。可见,培养思辨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有多么重要。《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同学们,当我们在互联网看到一些信息,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有了这样一种信念,自然会安定下来,冷静下来;然后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个过程要注意运用我们学过的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你一时无法辨别真假,那我们不妨等一等,而不是不假思索地随意转发。尤其是利用疫情抹黑中国,诋毁党和政府的所谓爆料和揭密信息,我们更要像隔离病毒一样隔离他们,绝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甚至我们可以随时亮剑,进行批判和澄清,成为社会的稳定剂。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这是疫情之下,大学生应尽的一份责任。

    第三,要蓄养家国情怀

    每当国家蒙难,中国人的骨肉之情,全球华人的血脉之情,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汇聚成强大的力量,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特大山洪泥石流、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次疫情,我们再次看到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所向披靡的气势。那一张张摁着红手印的请战书,体现的是逆行天使的赤胆忠心;那10天建设落成的火神山医院,背后是万众一心的咬牙坚持;那一箱箱物资,一笔笔捐款,承载的是中国人民与病毒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那装满防疫物资的飞机,不远万里,带回来是华夏儿女一颗颗赤诚火热的中国心。正是这种伟大的家国情怀,才将炎黄子孙维系,请缨于祖国需要之时,迎战于人民危难之际。今天,你们的学姐学哥已踏上战“疫”前线,他们的铮铮誓言让作为老师的我们倍感自豪。而你们,有一天也会学着他们的样子,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缔造健康中国,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创造一个无悔的人生。传承家国天下的伟大情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这是这场战“疫”中,我们对人生观的再思考。

    最后,要坚定四个自信

    这场战“疫”,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面对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反应,从农历正月初一以来的21天内,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等工作。一声令下,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一夜封城;9000多万党员成为抗击疫情的排头兵;3.4万平方米,1000多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战“疫”一线上演生死时速,战“疫”后方,百姓安心居家防疫,稳定有序;人员、资金、物资、信息齐上阵,众志成城,驰援武汉;以创纪录的速度分离出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立即同世卫组织分享……

国难当头,共克时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这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疫情严峻,一呼百应,应急举措坚决果断,社会动员高效迅捷,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有这样的优势。病毒来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展现了社会主义强国的大国担当。中国的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获得了全球网友的热情点赞和深情祝福。面对这些事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人民战“疫”,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这场战“疫”传递给我们的坚定信心!

    于国家而言,疫情固然可怕,但是它一方面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们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因此,它也是加强党的坚强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一次历炼,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契机。

    于我们大学生而言,疫情将我们困居家中,但是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不是旁观者,也决不做看客,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要将这次疫情作为一堂实践课,该发光的发光,该发热的发热。纵然不能奔赴一线,也要利用这段时间,多运动,多读书,多思考,关心国家,关注社会,充实自我,积蓄力量。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战“疫”必胜,在于中华儿女团结的力量!

    流年可忆,因为爱与感动。

    来日可期,源于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心!

同学们,期待与你们重逢的那一天,也借这封信向未来的白衣天使致敬!愿你们健康、平安、快乐,爱你们!

 

 

 

                                           思政部全体教师

2020年2月15日

 

(撰稿/吴丽娜  审核/张革秋)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招生电话:0451-53631344、51725566、55656245
  南岗校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09号 阿城校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路43号
黑ICP备案号:11001365